关于安东尼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《大学生》
主持人:严慕来
共同谈话人:黄文杰
录音模式:一对一网络连线
录音时间:2024年12月中旬的一个深夜,窗外在落冷雨
文章讲述一位神学院学生在乍暖还寒的复活节前夕,路遇篝火旁边的一对母女,闲聊中学生对她们说出“彼得三次否认耶稣”的圣经故事。听了学生的讲述,女人们似乎有所感动。于是学生意识到,故事在历史、人际之间是有效用的。伴随这一认识,他忽然抖脱了阴郁的心境,得到一种类似顿悟的体验,暂时地(过分)乐观起来。他感到人世的诸多事情和感觉息息相关,都被牵连起来,动动这一头,那一头就会颤动。他甚至感到,所谓“真理”和“美”会维系古往今来的人间(这份认知显然过分乐观?那些宏大的字眼是否可以各自解释,根本不具有所谓本质?)。
本集录音中的讨论,既进入故事的内部,也延展到故事的外部。慕来和文杰大略解说宗教信息,用对待故事的方式诠释之。“彼得三次否认”的圣经故事——确实很难不令人动容,但动容的具体触发机制到底什么呢?
慕来和文杰还尝试让故事跨越时空、去连接不同文化和信仰。在这方面,文杰贡献了一种十分有趣的个人感觉,他将彼得与耶稣的关系,和阿难与佛陀的关系进行类比,探讨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故事在维系人与人之间连结的作用。
慕来尝试让旧故事和当前的生活发生连接,提出当前和未来的世界中,许多故事会由类似人工智慧(AI)的存在来整编和讲述。面对这个局面,契诃夫的故事是否还有价值?让我们乐观地,也真诚地面对此问题。
慕来还提出了一个看待小说的态度:不要尽信字面的意思。叙述人永远都是“不可靠”的。慕来觉得,本篇小说最后的意思,只是“大学生”一时之间的的乐观(过分“文青”),而不是33岁的契诃夫的私人的真情流露。
“大学生”的乐观如果可以维持下去,就会像是托尔斯泰那样——对历史、对个人都有信心,直到临死时期才恍惚。但很可能,“大学生”的顿悟根本无法维系许久。相比于“托尔斯泰式的坚信”,契诃夫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并非充满怀疑,而是觉得“应然”的世界(理想的世界)和“实然”的世界(现实的世界)之间,或许永远存在“反讽”,不能完全合同一致。
慕来提示听众:一定要对“大学生”的顿悟有批判性的理解。与此同时,慕来也提示听众(并且也提示自己):一定要对讲述故事有信心!
到了录音的最后,慕来鼓励大家以更单纯、更像“小学生”(而非“大学生”)的心态,去体验生活与人际互动——去敬畏,去讲述,去连接,去乐观地走下去。
在录音的开端的一刻钟里,慕来会全文念出《大学生》。本集节目中的全部配乐(包括一段鸟鸣)都出自德国音乐人Max Richter在2024年出的专辑。
本集录音中存在一个数字方面的错误,在提到契诃夫的年岁时,慕来出现了算数上的错误。一旦你发现了那个错误,敬请包涵。(慕来在某些方面蠢蠢的,就像是一个小学生。)
发表回复